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新闻动态 -> 正文

资助育人:学子在实践中锻造坚韧意志

发布日期:2025年06月08日 18:16 信息来源: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作者:陈翌 编辑:尚磊磊

西京学院通过思政引领、素质提升、劳动教育等途径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6月7日,西京学院“三秦资助 育见未来”资助育人素质提升活动在陕西宝鸡举行。100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子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课堂,投身广阔天地,沉浸式体验非遗手作和麦田劳作,与全国劳模张凌云对话,开启了一场淬炼品格、启迪心智的精神之旅。

筑牢信仰之基:活动首站,学子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抵达扶眉战役纪念馆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,大家驻足凝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战役文物、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。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、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,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子。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,让大家重温了峥嵘岁月,深刻感悟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,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,激发了赓续红色血脉、担当时代重任的使命感。

锻造坚韧意志:离开纪念馆,队伍来到宝鸡市槐北村。在这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素质拓展——高空索降挑战等待着大家。面对高度与未知的考验,青年学子们互相鼓励、勇敢迈步,在专业教练指导下,成功挑战自我极限。绳索间传递的不仅是身体的安全保障,更是彼此信任的温暖和突破自我的勇气。这一过程有效锤炼了青年学子们的心理素质,锻造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坚韧意志。

体悟劳动真谛:在槐北村的非遗工坊,学子们体验了当地传统排灯的制作工艺。一盏盏凝聚着匠心的排灯在手中逐渐成形,古老技艺的光辉不仅照亮了工坊,更映照出文化传承的厚重责任。随后,大家深入田间地头,拾取遗漏的麦穗。“粒粒皆辛苦”的诗句从课本走向现实,双脚沾满泥土的切身体验,成为最直观、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,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尊严。

探寻现代农业:学子们参观槐北村的现代化养殖基地时,基地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基地“以废产饲、以饲供养;以废产肥、以肥促种;以废产气、以气补能”种养并举、能源良性循环的“菜 - 饲 - 畜 - 沼 - 肥”五位一体循环养殖模式,使学子们对科技赋能农业、推动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参观过程中,学子们还品尝了基地自产的新鲜圣女果、黄瓜等果蔬,清甜的味道不仅是对辛勤劳作的犒赏,更是对绿色、健康现代农业成果的直接体验。

点燃理想之光:活动中,全国劳动模范、西京学院杰出校友张凌云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了交流。张凌云学姐深情回顾了自己扎根乡村、用知识反哺土地的奋斗历程。她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,将所学应用于农村实践,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感人故事,以及那份始终如一的“用知识改变乡村”的坚定信念。她扎根基层、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和朴实真挚的家国情怀,深深感染了在场学子,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光,为大家树立了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。

扫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