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报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科学研究 -> 学报动态 -> 正文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禹洁教授:K2[(VOHPO4)2(C2O4)]·2H2O为钾离子电池的高电位阴极材料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信息来源: 作者: 编辑:

摘要

钾离子电池(KIBs)因钾资源丰富而成为颇具潜力的储能方案,其性能取决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电化学特性。本研究通过异相成核法合成层状化合物K₂[(VOHPO₄)₂(C₂O₄)]·2H₂O,并评估其作为KIBs正极材料的可行性。匹配氧化稳定性超6V的高浓度电解液时,该材料展现出4.1V(vs. K⁺/K)的高放电平台及106.2mAh·g⁻¹的可逆容量,且在100mA·g⁻¹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容量无衰减。研究表明,层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作为KIBs高电位正极的候选方案。

文章简介


本研究通过70°C水热法合成KVP-H材料:以五氧化二钒、草酸及磷酸二氢钾为原料,草酸兼具还原剂与草酸根供体,乙醇诱导快速沉淀。XRD显示材料呈低结晶度层状结构,ICP-MS测得K:V:P摩尔比约1:1:1。TGA曲线(图2B)揭示180°C和300°C两步失重,分别对应结晶水流失与草酸根分解。XPS证实钒为+4价(图1C),FT-IR光谱(图1D)显示特征峰:3458 cm⁻¹(O-H振动)、1313-1670 cm⁻¹(C-O-C伸缩)、987-1130 cm⁻¹(PO₄³⁻振动)及875 cm⁻¹(V=O振动),综合验证化学式为KVP-H。结构分析表明(图1E-F),该材料由[VO₆]八面体与[HPO₄]通过氧桥连形成[VOHPO₄]链,再经草酸根交联构成阴离子层,层间嵌入钾离子与水分子。SEM(图S2)显示由纳米颗粒组成的微簇结构,BET比表面积19.25 m²/g;TEM(图1G)呈现500 nm纳米颗粒构成的分级多孔结构,EDS mapping(图1H-M)证实K、V、P、O、C元素均匀分布。

本研究系统评估了KVP-H作为钾离子电池(KIBs)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,采用4.4 M KFSI-TMS/PS(10:1 v/v)电解液。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(图2A)表明,该电解液在K-Al半电池中展现出6.0 V(vs. K⁺/K)的高起始氧化电位,优于碳酸酯/磷酸酯基电解液。图2B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,KVP-H在2.0-4.8 V范围内前5圈循环中,于4.1/4.5 V(vs. K⁺/K)处呈现可逆氧化还原峰,对应钾离子脱嵌过程中的电子转移。恒流充放电测试(图2C)显示,KVP-H在30 mA/g下首圈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29.1和106.2 mAh/g,对应初始库伦效率(ICE)82.3%,表明每单位化学式可逆脱嵌约2个钾离子。倍率性能测试(图2D)表明,材料在30至1000 mA/g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为32.8-102.4 mAh/g,恢复至30 mA/g后容量回升至93.1 mAh/g,展现良好速率稳定性。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(图2E)显示,即使电流密度升至1000 mA/g,平台特征仍保持稳定。长循环测试(图2F-G)显示,KVP-H在30 mA/g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78.2%,平均库伦效率97.3%;在100 mA/g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,容量仍维持70 mAh/g且无衰减,平均库伦效率高达99.1%。作为对比,采用7.0 M KFSI-EC/DEC碳酸盐基电解液时,材料在4.8 V高电位下仍保持稳定。

结论

本研究成功合成KVP-H作为高电位钾离子电池(KIBs)正极材料。采用4.4 M KFSI-TMS/PS(10:1 v/v)高氧化稳定性(6.0 V)电解液时,该材料展现出4.1 V(vs. K/K)的放电平台及106.2 mAh·g¹的可逆容量,500次循环后平均库伦效率达99.1%。研究揭示其储钾机制为:钒价态在+4与+5间可逆变化,且通过单相反应实现钾离子脱嵌,水分子可能抑制了相变过程。此外,该材料的储钾行为兼具扩散控制与电容贡献特性。该成果为高性能KIBs电极及电解液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
论文信息

K2[(VOHPO4)2(C2O4)]·2H2O as a high-potential cath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-ion batteries

Xiaogang Niu, Nan Li, Yifan Chen, Jianwen Zhang, Yusi Yang, Lulu Tan, Linlin Wang, Zhe Zhang, Stanislav S. Fedotov, Dmitry Aksyonov, Jianghao Wu, Lin Guo, Yujie Zhu